影響混泥土外加劑使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12-21 16:59:12
分 享:
混泥土外加劑是我們一些建筑工程混泥土調和劑,他能改善和調節混泥土的性能而摻加的物質,但是有時候我們慘了混泥土外加劑卻能給混泥土帶來另一種不良的表現,那么影響混泥土外加劑使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呢?
1、水泥中堿含量的影響。
水泥與外加劑是否相適,水泥中堿的含量會對其產生很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減水劑的塑化效果的影響,水泥中堿含量增大不但會造成減水劑的塑化效果變差,而且還會導致坍落度損失和凝結時間縮短。需要注意的是影響減水劑作用效果的堿是可溶性堿,由于水泥品種不同,雖然堿含量相同,但是可溶性堿的含量并不相同,所以我們不能這樣認為水泥堿含量較高的水泥與外加劑的適應性就一定不好。
2、水泥細度的影響。
因為現在有些水泥廠盲目追求水泥的早期強度,采用提高水泥的粉磨細度,為了達到較好的塑化效果就只能增加減水劑的摻量。這是因為水泥顆越細,水泥的比表面積越大,那么對減水劑分子的吸附量就越大。
3、水泥的新鮮度和水泥的溫度的影響。
因為新鮮的水泥的正電性比較強,所以對減水劑的吸附能力比較大,所以水泥越新鮮,減水劑對水泥的塑化效果可能要差一些;還有水泥的溫度越高,減水劑對水泥的塑化效果也差一些,坍落度的損失也較快一些。
4、水泥中石膏的影響。
現在有些水泥廠為節省生產成本,采用硬石膏或工業副產品石膏(無水石膏、代替二水石膏作為水泥調凝劑,在進行水泥檢驗時,不論采用哪種石膏生產的水泥區別都不大,但是摻加減水劑時,卻表現出不同的效果,特別是用無水石膏作為調凝劑的水泥遇到木鈣和糖鈣減水劑時,就會產生嚴重的不相適應性,既得不到預期的減水效果,還會引起流動性損失過快甚至異常的凝結。其原因就是石膏結晶形態不同,對木鈣或糖鈣減水劑的吸附能力也不相同。
5、水泥中礦物成分和石膏摻量的影響。
如水泥與外加劑出現不適應也可能是水泥中的C3A含量太高,或石膏與C3A的比例太小的原因所致。